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四川农业大学学子与社区共探家禽科普新视角

时间:2025-02-19 09:58:30  来源:中国网  作者:

  2月6日至8日,由四川农业大学“童启乡‘禽’——青少年走进家庭农场公益科普计划”团队组织的一系列有关家禽科普调研活动在游家渡社区及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校顺利开展。活动以“从课堂到田间,让科普点亮童心”为目标,通过校园调研、社区走访、互动实践等形式,探索青少年对家禽养殖的兴趣与认知,挖掘社区家庭农场发展的潜力,为后续公益科普行动奠定扎实基础。

  校园调研——点燃孩子对家禽的“好奇心”

  团队走进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校,针对3至6年级学生开展“家禽兴趣方向调研”。通过趣味问答、角色扮演和绘画互动,孩子们分享了他们对鸡、鸭、鹅等常见家禽的认知。调研发现,约70%的学生对饲养“伴侣动物”的饲养表现出强烈兴趣,但对“家禽如何孵化”“饲料来源”“现代化养殖技术”“生态循环农业”等概念较为陌生。

  “原来鸡蛋不是直接从超市‘长’出来的!”一名五年级学生在活动后兴奋地表示。团队成员结合调研结果,现场为孩子们科普家禽生长周期与农场运作模式,并赠送《家禽小百科》手册,鼓励他们成为“家庭养殖小观察员”。

  社区设施考察——探索家庭养殖的“可能性”

  团队聚焦社区家庭农场实践场景,对游家渡社区的现有养殖设施展开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居民家庭、社区公共空间及微型养殖试点区域,尽管部分居民尝试在阳台或庭院饲养家禽,但因缺乏科学指导,面临卫生管理、空间利用等难题。

  一位参与调研的社区居民坦言:“想让孩子体验养殖,又怕影响邻里环境。”针对这一痛点,团队提出“社区共享养殖角”构想,计划整合闲置空间,设计模块化、生态友好的小型养殖设施,兼顾科普教育与社区协作需求。

  社区认知调研——架起知识与实践的“桥梁”

  团队深入游家渡社区,通过“家禽连连看”游戏、养殖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孩子们展现出对家禽的多样化理解:部分孩子能准确区分家禽品种,但对“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知较模糊。调研中,一名家长反馈:“孩子通过活动知道了家禽粪便可以堆肥,主动提议在家尝试种菜养鸡循环系统。”

  团队据此设计“家庭养殖实验包”,内含简易孵蛋器、饲料配比指南等工具,计划在后续活动中推广,帮助家庭实现“科普进家门”。

  本次系列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300余份,形成《青少年家禽科普兴趣图谱》《社区家庭养殖可行性报告》等成果。下一步将联合农业专家、社区工作者,开发“线上+线下”科普课程,并推动“家庭农场体验日”“社区智慧养殖角”等实践项目落地。

  “让青少年从‘认识一只鸡’开始,理解农业、热爱乡土,是我们长期的目标。”团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农业科普教育,共同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学校: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作者:陈霜、乔琬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传统新山·感受汉字温度”活字印刷术体验活动
“传统新山·感受汉字
江苏泰兴市黄桥镇:医保宣传进村入户,惠民政策暖人心
江苏泰兴市黄桥镇:医保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